「好像很常來陽明山,但其實我們也沒這麼了解陽明山。」
在木柵長大的我,不怎麼愛去動物園;搬到三峽居住的我,平常根本不吃金牛角;同理可證,身為一個台北人,即便我愛山,卻沒爬過陽明山東、西段的任何一峰。陽明山的印象,就是擎天崗和小油坑,對我而言一直如此。
與其說是近鄉情怯,實情是覺得「陽明山人人都能爬,沒什麼稀罕吧」,於是總覺得外地的月亮比較圓、其他縣市的山比較美。
真的走「進」陽明山之後,才發現自己大錯特錯。
原來祂還有不少原始林道;
原來祂把喧囂關在外面,是國際第一座「都會寧靜公園」;
原來夏天陽明山的蟬叫做暮蟬;
原來我們踩的石階是火山岩中的安山岩;
原來過了頂山後有一大片柳杉林,光影層疊好溫柔;
原來陽明山之所以是國家公園,最大原因不只是森林面積大,而是祂以一千多公尺的海拔,納蓄著兩千五百公尺海拔的高山植物;
原來東西大縱走十連峰,會把外景團隊搞瘋😅
最美的旅程是還沒動身的那一趟;最遺憾的旅程是自以為了解而未出發的那一場。
身為台北人,我真的很不了解陽明山。還好,陽明山東西大縱走,我有出發。
登山服飾:Columbia Sportswear
謝謝好友屠潔.一起迷路旅行 、嚮導國鈞哥義氣相隨。導演對不起,腳抽筋你還是得自己走完,這就是登山🤪